在沈阳的北陵大街上
辽宁中医门诊楼静静地矗立着
几乎每个沈阳人都知道这里
或驻足、或经过
日升日落、寒来暑往
城市的点滴变化
都在门诊楼前徐徐展开
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之行进坐标中
医院六十五载光辉岁月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之印记
今天,让我们推开这扇历史的大门
穿越时空隧道
一起来了解辽宁中医门诊楼的“前世今生”
1955年11月,辽宁省卫生厅着手筹建“辽宁省中医医院”,院址毗邻沈河区小西路北大什字街沈阳卫校旧址即省中医进修学校,由一所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旧法院改建而成。
图为1956年医院门诊旧址
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_beat365体育亚洲版_英超365bet体育投注
经过8个月的紧张筹备,1956年6月,辽宁省卫生厅下发了《关于启用辽宁省中医医院公章的通知》,辽宁省中医医院正式开诊,9月17日开始收治住院病人,开诊后日门诊量200多人次。门诊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科系。
1957年8月,辽宁省卫生厅投资230万元专项基金兴建新型中医医院,地址位于沈阳北关街大北门里(聂家花园旧址)。
1959年初,北关新建医院门诊大楼竣工,医院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为9680平方米。2月15日,医院由西关迁往北关新建院址,搬迁后正式挂牌更名为“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图为1959年医院北关旧址
1966年8月25日,医院由北关迁入皇姑区北陵大街三段五号(北陵大街33号)现址,将原来辽宁大学二部的两栋教学大楼,主楼四层8880平方米改做门诊,另一栋三层3600平方米改做病房,门诊部设有28个医疗科室。
图为1996医院门诊旧址
1996年初,医院在迎接院庆40周年之际,投资2000余万元扩建装修168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四层接为六层,扩大面积8000平方米,安装2部电梯。同年8月,门诊大楼竣工使用。绿化住院园区,美化了医院环境,同时不断完善硬件建设,引进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胃肠照影等大型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
图为1996医院改造后门诊楼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门诊楼
见证了辽宁中医人改革、发展、崛起、超越的传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始终是医院追求更加优质高效医疗服务的不竭动力
2019年10月26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扩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项目工程开工。11月20日,顺利打下第一根支护桩。
该项目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传承创新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硬件软件并重的建设原则,总投资约1.68亿元人民币,建设规模为3.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1层、地下3层。项目交付后,日均门诊服务人次可达万人以上。
图为2019年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奠基仪式现场
2020年11月1日上午8时58分,随着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11层最后一块顶板的顺利浇筑,大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建设期间,项目经历了疫情防控、连雨天气、台风的重重考验, 在医院党委“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防超概”的指示下,工程平稳、安全、有序推进。
图为2020年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封顶仪式现场
现在正在进行项目的外立面工程施工,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工作。在做好施工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安全的情况下,各部门倒排工期,精准到每天工程量。定期召开项目小组会,重要事项报党委会决议。按照省优质工程的目标,严格监管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及质量。
崭新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凝聚着全院3400名职工的心血和智慧,浸透着所有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承载着辽沈百姓的殷切期盼,寄托着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时代重任。新大楼将坚持“大门诊、小病房”的服务方向,构建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专科专病门诊体系,全面提升临床服务水平与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中医药获得感。
图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综合楼实景
沈水之北、昭陵之南,两度易名,三迁院址。从当初青砖灰瓦的小矮房到现在智能优化的综合楼,我们难以全面展示她的风骨容貌,只记住她的一些片段,这一步步走来是几代辽宁中医人的心血,承载了无数前辈们的光荣与梦想。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深信,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有着自己医院文化、有着自己中医特色、有着自己历史积淀的辽宁中医人一定会用勤劳和智慧作出更大的贡献,用实际行动在国内外叫响辽宁中医!